
偶然在逛書店的時候,看到這個標題
「26歲開始做,10年後我們在全球Long Stay」
讓Ethan很好奇, 什麼樣的方法可以讓自己

看到這兩個人,我馬上就認出來了
當然不是因為我跟他們很熟
是因為我很喜歡爬一些跟財務自由相關的文章
也就看到了Winnie的部落格
我覺得寫得非常棒
雖然說他的觀念,想必是很多傳統台灣爸媽不會認同的
不過,Ethan以前也長期待在國外
所以對於外國人的「思考不受限制」這種特質
很習慣,也漸漸的很認同了
我無意要比較兩種思想的好壞,純粹是個人選擇
這篇文章,就分享給各位呦
原文連結在此: 請點這裡
Winnie的部落格: 請點這裡
↓↓↓ 原文精彩節錄 ↓↓↓
敲打銀飾、與鯨鯊共舞
6周行程變9個月的Long Stay
而幾周前,他們剛體驗與鯨鯊共舞的感動,「深藍色的海水裡,突然隱隱約約可見點點繁星,往下看,那群小小的亮點居然在我身下慢慢的放大、再放大,等到閃閃發亮的小星星,變成月亮般的大小時,我才清楚看見觸手可及的巨無霸鯨鯊。」
「看到如此巨型的生物在眼前,說不出是震驚還是感動,但又不自主地感到害怕。」Winnie回憶起那段與鯨鯊共舞的畫面,還是難掩興奮之情。「見到一生難得一見的美景,我不禁呆了。」她如此形容這份難以言語的感觸。
「墨西哥這段旅程,我們本來計畫走6個星期,沒想到一待9個月。」「每周都有不同的慶典,可以體驗當地的文化,就連門上的把手都充滿藝術氣息,每個轉角最 美麗的風景是濃濃的人情味。」Jeremy講著講著,像是掉進了美麗的夢境裡,「待9個月還不夠,我們10月要再回去!」目前人在台北的 Jeremy斬釘截鐵的說。
工作狂出國旅遊
觸動提早退休的浪漫情懷
說是美麗的夢境,一點都不為過。能夠到墨西哥一遊,已經是很多人的夢想了,更何況一待9個月,並且還信誓旦旦的表明「還要再回去」。像是癡人說夢,像是不切實際的人生,卻真實在 Jeremy與Winnie這對年輕夫妻身上實現。
因為,他們已經達到財務自由,所以,這份愜意的人生,來得一點也不意外。
其實1974年出生的 Jeremy和1979年生的Winnie,都不是「田僑仔」的小孩,相反的,他們生長的家庭都不富裕。過去他們與多數人一樣,認真讀完大學,找一份工 作,有多餘的錢就存起來,期待每年那短暫的出遊假期,然後回到工作崗位,繼續奮鬥。Jeremy也和身邊多數老美朋友一樣,曾經買過大房子、養過大車子。
那時候的他們,沒有太多奢望,也不敢想望,「反正就是工作到60歲退休吧!」很認分,也很實際地如常人般朝九晚五的生活。甚至 Jeremy還是個標準的工作狂,學校畢業後,進入職場6年不曾休息,從沒「放過自己」,好好安排一次休假。
「還記得,我們認識之後,有一次到長灘島度假,島上只有一個地方可以連網,沒想到 Jeremy就一直黏在那個地方,不斷查看email,因為他放不下工作。」Winnie點出這個目前看來一派悠然的老外老公,過去截然不同的面貌。
只不過當工作狂遇上旅遊的漫走慢思,還是起了化學變化。「原來度假這麼棒,有沒有辦法一直度假?」Jeremy開始思考提早退休的可行性,想法一出,這位 在美國知名企業擔任工程師的大男孩,馬上發揮工程師追根究柢的精神,上網瘋狂找尋相關訊息,他發現,在美國55歲退休是普遍的狀況,「這年紀退休也ok, 但可做更積極的規畫。」


Jeremy 小檔案
出生:1974年 經歷:MicrosoftMotorola
Winnie(曾琬鈴)小檔案
出生:1979年 經歷:Dell
過度分析立馬發現4%rule
目標金額明確 夫妻省成精
當然,能不能瀟灑的跟老闆說再見,關鍵在於:足夠的儲蓄。那麼,「足夠」究竟是多少?Jeremy「過度分析」的特質,讓他很快的找到了「4% rule」,「一個基本的算法是,每年可花費金額是總存款數的4%,所以,假設1個月支出為4萬元,1年總支出為48萬元,你就需要有48萬 元÷4%=1200萬元的存款。」
這個數字當然隨每個人的期望值不同而不一樣,但是,起碼「目標」明確,並且為了「安心」,Jeremy與Winnie還把精算出來的目標數值再拉高些,「我們也會怕不夠。」夫妻倆異口同聲的說。
既然目標出來了,就是同心協力的往目標前進。因為Winnie與 Jeremy從小生長的環境比較辛苦,Jeremy甚至工作前5年都在償還貸款,所以,他們兩個人的消費觀向來健康,不會恣意亂買東西,並且習慣把多餘的錢存下來。
只是,要達到他們能把老闆fire掉的存款數字,也還有一大段距離。所以第1步,兩人開始精算所有開銷,「大概從2005年開始,我們把花費的每一分、每一毛都記錄下來。」Winnie提到,記帳的最大好處是讓他們看見到底還有什麼地方可以再更精省。
她舉例,有一陣子住在美國華大附近的學生區,附近剛好有賣珍珠奶茶,經過時總會不自覺的掏出3塊美金買一杯來喝。記帳後,明顯看出這是一筆純粹「想要」的開銷。之後,就節制許多。

▲Jeremy和Winnie不到40歲就退休的故事,吸引多家美國媒體報導。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